9月24日,经过6个月的试运行,由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自主研发的“灯随车亮”智能照明系统在建金高速目科里隧道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成为全省首个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,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系数的同时,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。
高速公路隧道结构特殊,通行空间较为密闭,通行条件较为复杂,如何更好地安全高效运营高速公路隧道,一直是道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据了解,“灯随车亮”智能照明系统集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亮度检测器,以及毫米波雷达、车牌抓拍、地磁感应、事件检测“四合一”车辆跟踪识别系统等设备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一体,结合车流量、车速、天气和光照等因素,采用“亮度智适应+随车照明”智能照明模式,实现了“车来灯亮-车走灯暗-灯随车行”分段式精准控制隧道照明。
建金高速目科里隧道全长2594米。当车辆行驶至隧道口前300米时,“四合一”车辆跟踪识别系统自动捕获车辆通行信息,通过传输、、人工智能分析,“灯随车亮”智能照明系统立即调整隧道内前端照明亮度,确保车辆安全驶入隧道。随着车辆在隧道内前行,每隔60米设置的毫米波雷达将实时跟踪车辆行驶轨迹,根据车速情况动态调整车辆前后方照明空间,直至车辆安全驶出隧道。无车辆通过时,系统自动将灯光亮度调整至符合公路隧道照明的最低规范要求,进而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“该系统采用了冗余设计,从洞口的车辆捕获,到隧道内全程跟踪,确保不漏一车、秒级响应的前提下,动态提供最优的照明需求。”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机电处副处长何晓强介绍,该系统的投用有效破解了传统隧道照明能耗高、光环境不理想等难题,避免了“无效照明”“过度照明”,年节能比达到3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灯随车亮”智能照明系统在安全性、舒适性方面可圈可点。依托洞口的亮度检测器和检测到的车辆行驶轨迹,隧道内灯光自适应随车调光,有效减轻“白洞、黑洞”效应及“斑马纹”效应,为驾驶员营造舒适的行车环境。同时,该系统与事件监控监测系统联通,根据检验测试到的车辆停驶、行人误闯等潜在安全风险,在相应位置提供高照度照明模式,有效提升隧道内的行车安全。此外,该系统还具备自检功能,隧道内照明设备设施如果出现问题,将实时提醒工作人员快速检修。
试运行期间,“灯随车亮”智能照明系统稳定性达到100%,被评为2024年公路隧道“四新技术”重点推广成果。接下来,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将进一步探索司乘出行体验,实时跟踪统计节能效率,持续优化“灯随车亮”智能照明系统,并逐步在管辖路段隧道内推广应用,为广大司乘美好出行保驾护航,全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“双丰收”。